1. 代码本质:加载 GA 分析工具
代码通过匿名函数动态创建 <script> 标签,加载谷歌分析的核心脚本 analytics.js(Google Analytics 的旧版核心库,新版为 gtag.js,但功能逻辑一致),并将分析工具初始化到当前网站中。
关键参数解析:
'GoogleAnalyticsObject': r:定义全局变量 r(此处 r = 'ga')作为 GA 的核心对象,后续通过 ga() 函数调用 GA 的功能。
a.src = g:g = '//www.',指定加载 GA 的分析脚本地址,实现工具 “接入” 网站。
a.async = 1:设置脚本 “异步加载”,避免阻塞网站本身的加载速度,不影响用户访问体验。
2. 核心操作:初始化与发送基础访问数据
ga('create', 'UA-56468019-2', 'auto'):初始化 GA 跟踪器
'UA-56468019-2':这是网站的唯一跟踪 ID(由 Google Analytics 分配给每个注册的网站),用于区分不同网站的数据,确保收集的流量数据准确归属到当前网站。
'auto':自动识别网站的域名(如 ),无需手动填写,简化配置。
ga('send', 'pageview'):发送 “页面浏览” 数据
这是代码的核心功能触发语句,当用户访问嵌入该代码的网页时,会自动向 Google Analytics、的服务器发送一条 “页面浏览”(Pageview)数据,包含以下关键信息(均为匿名化收集,不直接获取用户个人身份信息):
访问来源:用户是通过搜索引擎(如百度、谷歌)、外部链接(如微信文章、其他网站)、直接输入网址还是广告进入网站。
访问设备:用户使用的设备(电脑、手机、平板)、操作系统(Windows、iOS、Android)、浏览器(Chrome、Safari 等)。
访问行为:访问的具体页面 URL、在页面的停留时间、是否跳转其他页面、是否离开网站(跳出率)。
地域信息:用户所在的国家 / 地区、城市(基于 IP 地址粗略定位,非精确位置)。
对网站运营的实际价值
通过这段代码收集的数据,网站管理者可以在 Google Analytics 后台查看详细报表,实现:
了解流量规模:统计网站的日 / 周 / 月访问量(PV/UV)、独立访客数、新老用户占比等,判断网站的整体吸引力。
优化流量来源:分析哪些渠道(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广告投放)带来的流量更多、用户质量更高(如停留时间长、转化率高),从而调整运营资源(例如加大高效渠道的投入)。
改善用户体验:通过用户停留时间、跳出率、页面浏览路径等数据,发现用户可能 “卡顿” 或 “不满意” 的环节(如某页面跳出率极高,可能是内容差或加载慢),针对性优化网站设计和内容。
评估运营效果:若网站有明确目标(如电商网站的商品购买、资讯网站的文章收藏、官网的表单提交),可通过 GA 追踪 “转化行为”,判断运营活动(如促销、内容推广)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注意事项
数据隐私合规:GA 收集的数据为匿名化(不关联用户姓名、手机号等个人身份信息),但需遵守不同地区的隐私法规(如欧盟的 GDPR、中国的《个人信息保护法》),通常需在网站的 “隐私政策” 中告知用户 “网站使用流量分析工具收集访问数据”,并提供用户选择是否同意(部分地区要求)。
版本差异:当前代码使用的是 GA 的旧版库 analytics.js,谷歌已逐步推广新版的全局网站代码 gtag.js(功能更强大,支持整合 Google 的其他工具如广告平台),但核心的 “流量追踪” 逻辑完全一致。
数据查看方式:需通过谷歌账号登录Google Analytics 后台,输入对应的跟踪 ID(UA-56468019-2),即可查看网站的所有流量分析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