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登录
编程论坛 闲聊灌水

【周三散分】流量劫持首次被认定为犯罪:两年前百度曾为此起诉360

TonyDeng 发布于 2015-11-11 12:43, 627 次点击

2015-11-11 11:41:30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陈伊萍
 

记者从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获悉,该院判决全国首起流量劫持刑案,两名被告人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扣押在案的作案工具以及退缴在案的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一名被告仅为高中文化程度

什么是“流量劫持”?上网时被各种恶意软件修改浏览器、锁定主页或不停弹出新窗口,强制访问某些网站,这就是流量劫持。

据法院介绍,被告人付某,陕西人,高中文化;黄某,广东人,大学文化。从2013年底至2014年10月,付某、黄某等人租赁多台服务器,使用恶意代码修改互联网用户路由器的DNS设置,进而使用户登录“”等导航网站时,跳转至其设置的“”导航网站。两人再将获取的互联网用户流量出售给“”导航网站所有者——杭州久尚科技有限公司。

”网站察觉后向警方报案,上海警方于2014年10月份立案。2014年11月17日,被告人付某接民警电话通知后自动至公安机关,到案后如实供述了犯罪事实。后被告人付某让其母亲熊某打电话劝被告人黄某投案,2014年11月17日,被告人黄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经查,两名被告人短时间内违法所得高达75.47万余元。

据信息网络安全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主任金波介绍,流量即网络上传输的数据量。正常上网时,数据会在用户的客户端与正确的网站服务器之间传输,用户才能浏览网页、下载歌曲、收看视频。如果用户原本想访问A网站,但有人偷偷做了手脚,让其实际上打开的是B网站,这就叫流量劫持。

金波指出,流量劫持有多种方法,其中一种是DNS劫持,这正是付某、黄某两人所采取的方式。DNS是负责域名解析的服务器。举一个例子,访问百度输入的是域名www.baidu.com,计算机要通过DNS将域名转化成具体的IP地址,如58.217.200.39。一旦黑客破坏了DNS解析的过程,输入域名后,可能转化为黑客指定的IP地址,用户往往很难看出破绽,但所有的流量都会转向黑客指定的虚假的服务器,黑客不但可以很容易获取各种密码、个人信息等,还可以植入木马病毒,盗窃个人财产。

首次在司法层面将流量劫持认定为犯罪

因为流量劫持行为,曾有公司民事起诉索赔的先例。典型例子是两年前的“3B”大战。360对百度搜索结果进行标注甚至篡改,并向用户宣传安装其浏览器,百度因此向法院起诉360。法院认定,360干扰了他人互联网产品或服务的正常运行,判决赔偿百度40万元。

但长期以来,流量劫持行为并没有被定义为刑事犯罪,因此不少人把它当做一种快速牟利的手段。而对用户来说,一旦遇到浏览器被篡改,只能自助救济;对那些不懂电脑的人就是一场噩梦,被迫重装操作系统的大有人在。

这次浦东法院的判决,首次在司法层面将流量劫持认定为犯罪。

浦东法院在审理后认为,被告人付某、黄某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的数据进行修改,后果特别严重,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第二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均已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分别应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被告人付某、黄某具有自首情节,可以减轻处罚;被告人付某让其母亲劝说被告人黄某投案,可以酌情从轻处罚。依照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和第七十三条第二款、第三款的规定,对被告人付某、黄某均可以宣告缓刑。

据此,法院作出了上述判决。
12 回复
#2
tlliqi2015-11-11 13:37
原来是流氓软件所为
#3
hellovfp2015-11-11 13:45
然并卵,It is a gread jok
#4
诸葛欧阳2015-11-11 16:57
后台自动安装软件是不是犯法?昨天被安装一个天猫
#5
hu9jj2015-11-11 19:53
流氓软件遍地是,甚至于打开一个网站,便被稀里花啦地安装N个软件。
#6
醒山2015-11-11 20:14
到处都是
#7
Artless2015-11-11 23:40
#8
hjx11202015-11-13 11:47
现在不装个ABP插件都不敢上网‘冲浪’了
#9
TonyDeng2015-11-13 15:46
最新那個說電信偷流量的案例,可以爲此作脚注。然而,我更想說的是,人們爲什麽一開始傾向認爲是運營商的問題,而不是自己安裝雜七雜八軟件的問題?
#10
诸葛欧阳2015-11-13 15:57
以下是引用TonyDeng在2015-11-13 15:46:23的发言:

最新那個說電信偷流量的案例,可以爲此作脚注。然而,我更想說的是,人們爲什麽一開始傾向認爲是運營商的問題,而不是自己安裝雜七雜八軟件的問題?

因为流量跑的太离谱
#11
TonyDeng2015-11-13 16:48
WP在8.1時,就在【設置】中有查詢每個應用使用多少流量的功能,分別顯示Wifi和移動流量的使用情況,可以設定報警綫,不用第三方軟件。後來,在Windows 10時,加入可以個別設置是否允許後臺運作的功能,因通用程序的關係,PC上的Windows 10也有這種東西的。我看報道,那人用的是安卓系統,還要用專用檢測軟件比對才查出來是哪個應用在偷流量。其實,你用了4G網,流量的速率大,很短的時間就可以消耗大流量,選用這種網絡的時候,自己也該考慮過的,4小時搞掉23G有什麽奇怪,那是號稱可以高速下載高清電影的網絡噎。睡覺都不關機,還開著計費流量,難道自己沒責任麽。實際上,報道中有個細節,她在第二天就把一些應用刪掉了,表明她絕對有覺悟是被某些軟件偷流量的,不過是非要拿電信出氣罷了,結果被否定了,不得不致歉了事。這就是刁民所爲,大多數案子(如城管如何這般的)都是這類。
#12
诸葛欧阳2015-11-13 18:42
3G手机4G的卡只能用2G的网
#13
深秋20152015-11-13 21:04
但愿违法必究吧,对国内的法制化还是报怀疑态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