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
xu20002007-07-30 07:37
回复:(xu2000)[原创]婚后一周年的爱
时隔四年之后,我发现当时我的爱情观很肤浅。于是有感而发,总结了四年之中的对爱情的体会。为了直观的表达我的立场,我选择了论文对我们的爱情进行深入的阐述。一般来说,描写爱情多见于诗歌和小说。因为这种文体能以丰富多姿的手笔和内容展现主题或观点,十分的引人入胜。但不如论文来的直接。也许下回我会以写小说的文体来描述我们的爱情,但现在,我更喜欢用方式直接的论文来写。把爱情这种感情色彩很浓的东西写成论文,恐怕十分少见,至少我是从未见过。这也算是一种创意吧。不过我对文学方面的知识不是很丰富,也许本文在专家眼里根本就是不论文也说不定。不管怎么说,我的论点很明确,还是那三个字------我爱你。而我的论据就是四年来的感情。
用风雨飘摇来形容我们四年的爱情之路并不为过。但是我们走过来了。回首那些风雨中的日子,我不悲伤,甚至快乐。因为这断崎岖之路证明了我们的爱情。和自己所爱的一起走过坎坷之路难到不值得回味吗。我们可以大声的告诉全世界的人,我们是相爱的,我们的选择是正确的。 我非常感谢你,你带来了爱。让我尝到了这世界上最美好又最恐怖的感情。可是爱到底是什么? 还记得当年我冒着大雪在夜里到你家楼下等你,只是为了接你上班的那次情形吗?所以,爱可以让人激情澎湃。 还记得有一次在电话我几乎不能自控的告白。那一次,我甚至想放弃生命。所以,爱可以让人肝肠寸断。 还记得第一次过情人节之前我们的心情吗?恨不得天天都是情人节。所以,爱可以让人如胶似蜜。 还记得我们俩人一起着单车时,你从背抱着我说,这就是幸福。所以,爱可以让人回味无穷。 可爱到底是什么,它为什么能有这么的表现能力?在引子的那一段中,我已经说过,科学证明,爱一种脑电波。但那是四年前的观点,经过四年来的体会,我认识到脑电波可以看到爱的产生的一个重要的过程中的一环,但不是包含爱本身。爱到底是什么呢?我反而说不清了。我无法用根本性的原因来阐述。只能从现象说明爱的存在。 现代比较流行爱情悲剧。象泰坦尼克号,仙剑奇侠传等等。故事情节大多是一对青年男女从相识到相恋,最后因为某种原因,男主角或女角主不幸身亡。爱情也只能随之上升到怀念的境界。不妨让我先分析一下爱情悲剧流行的原因。首先,人们欣赏爱情,这是立足点。那么一个好的爱情剧的主要评论点是它是否能引起观众的共鸣。如何引起观众的共鸣呢?那就要从观众的心理出发。 大多数人都有这样一潜在的观点,那就是未得到过的,未完成的是最好的。你也是这种想法的代表人物。而悲剧的结局很符合人们这样的一个心理。当人们怀念这一个完成之爱的时候,人们就会用自己的美好的想像去弥补这一心理落差。这是悲剧流行的原因之一。 还有一点就是爱的表现性质的问题了。也是我主要力求证明的。那就是爱是一种无私的付出。绝大多数人喜欢用现象来解释问题,与之相比我更喜欢用理论的方式解释问题。其实搞技术工作的人大多如此。但我却无法用理论的方法解释为什么说爱是一种付出。所以,我只好用现象加以说明了。 我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如果言语无法证明我爱你,那么我愿意用生命来证明”。注意“证明”这两个字,它直接的解释付出与爱的关系。付出原来是为了证明爱的存在,而爱只要存在,就会表现出一种无私的付出。爱和付出是分不开的,我绝不相信一对不肯为对方做出付出的恋人之间能够存在爱情。而付出的最高境界就是付出了生命,也就证明了爱情达到了这种高境界,所以悲剧往往很富有感染力。人是一种很自私的动物,但是却能为爱作出如此大的付出,实在是反常之极。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爱是多么伟大的力量。 即然爱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付出,那么不妨让我来看一下我在这四年来究竟付出了什么?其实付出也是分两种的,一种是精神上的,一种是物质上的。 先从精神上付出的入手吧。精神上的付出是很抽象的,也是无法直接证明的。只能通发过的事情加以证明。不过在说明精神付出的表现之前,我还要说一点,就是在精神领域上,我付出的与你得到的并不相等。甚至连约等都算不上。打个比方,如果我付出的是100,那么被你吸收的,恐怕连10都不到。那么,这是为什么呢? 我在丹东的时候曾碰到这样的一件事。我的一位女同志A看上了隔避单位的一个小伙B。而B呢,又很欣赏A。那么一桩好事就很容易促成了。可是没过多久,这两位就不断的吵架,由是我们就不断的劝。我这个人是不会劝架的,所以从不插嘴。可是有一天其它同志都出去了,就只有我和A在单位留守。而恰巧A和B又吵架了。于是A就在我面前哭个不停。所以,我只能出面劝一劝了。 我首先问A:“吵架了,他惹你生气了吗?” A这是哭的上气不接下气的,想必当时说话的时候一定会很费力,所以采取了一个非常简便的方式回答问题。她点了一下头。我觉得这种情况下还是让她哭一会好,所以就耐心的等了一会,看她渐渐复点正常的模样时,我又问道:“你不喜欢他了吗?” 她听了我的问题后突然愣住了,两眼充满疑虑的看着说道:“你自么这么想?”接着她就开始讲述这次哭的原因,导火索是一件很小的事情。就是B想和朋友出去喝酒,而她却希望B陪她上街。她一个人不停的说了一大堆,我也不想打断她。不过最后A却说到:“我觉得他变了,已经不是原来的那个样子了。” 就是她的最后一句话引起了我的思考。B变了吗?我怎么没有这样的感觉?是我没感觉到,还是A的想法错了?。。。。。。。。我的大脑在几秒钟的时间内飞快的运转着。很快,我想明白了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才是事实的本质。于是我便把我刚想明白的道理说给她听。 “当两个人即将要交男女朋友之前,都会对对方抱有很大的希望,他们会在自己的心里刻画出一个自我想像的对方。而这个想像的对方一定是很优秀的,符合自己的所有标准。而真正开始谈恋爱的时候,就要求对方按照自己心理刻画的那个标准来要求对方。但你想像的他和实际的他是不一致的。所以,当你正式你与实际中的他接触后,你就觉得这个他不是他。他达不到你的要求。为了达到你理想中的他,你就会强制性的要求实际中的他按照你理想中的他的样子去做。这样就很容易产生不和谐的因素,从而引发争吵。而实际上他是没有任何变化的。试想一下,没谈恋爱之前你会要求他陪你上街而不去喝酒吗?” 我不知道这段话她能理解多少,这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下面我把这个道理简化一下。就是绝大多数人在爱情的要求上往往很高。已超出了另一半的实际能力。很多人不相信现实中有爱情就是他们把爱情的另一半要求的太高,几乎不可能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又没认识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所以他们就说世上没有爱情。这种人的要求是被爱,只是爱的一部分而已。 |
*/ --------------------------------------------------------------------------------------
*/ 出自: 编程中国 https://www.bc-cn.net
*/ 作者: xu2000
*/ 时间: 2007-7-30 编程论坛首发
*/ 声明: 尊重作者劳动,转载请保留本段文字
*/ --------------------------------------------------------------------------------------
人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动物,具有很多动物没有的东西,包括语言,智慧等等。但这些都不是人类认为最复杂的东西。人们认为人具有最复杂最奇怪的东西叫做感情。它是指一个人对另外的一个人综合感觉。其中所括有想念,期盼,怨恨等。并随着这些对它人的感觉也会给自己引发一些其它的感觉,比如想念总能伴随着幻想,不实际的期盼会带来伤心和痛苦。而当两个年龄相仿,性别不同的人之间存在的的感情是将所有美好的感觉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它就是最让人感动的感情。而且这种感情不是只给个别人的。它会降临到每一个人的头上,不管你有多伟大,不管你有多平凡。也从来没有想拒绝它,因为它实在是太美好了。于是善于文字的作家用诗去赞美它,喜欢音乐的歌唱家用美妙的旋律去表达它,能够绘画的美术家用画笔去记录它,理解艺术的舞蹈家用身体去发挥发。。。。。。。尽管如此,人类也未能找到完美的形容它的办法。但人类会给它下一个定义,一个代表美好的定义,用后用一个字来代替,那就是--爱。
人类对爱很困惑,不知道它为什么存在,也不知道为什么产生。于是人们一直在努力的找寻答案。在早期科学还不是很发达的时代,人们把人无法解释的一切归为神的力量,爱同时也被吸纳进去了。所以各种神话中都有爱神的存在,像中国的红娘,西方的丘比特,希腊神话中的爱佛洛特狄。在那时,人们相信神的公平性,也期待着神的那种伟大力量。然而现代科学并不相信这一切,现在科学相信不是由神创造了人,而是由人创造了神。爱也不是由神赐给人的,而是人本身产生的。为了找到这种证据人们开始了对爱的研究。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它到底存在了多久,于是人们就开始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寻找它最早的踪迹。目前为止发现的最早的证据就是中国的甲古文,因为人们在这些文字中找到了爱这个字。但这是不是说明了人还没有完全进化之前就已经有了这种感情呢?带着这个问题人类开始研究其它动物的感情行为,人们惊奇的发现海豚之间存在感情。一对非常要好的海豚能在一起生活很长时间不分离。虽然人们不能证明那是不是爱,但人们再一次想到了爱的伟大。那么爱到是什么?据我所知,目前科学最新的研究成果就是,爱是一种人脑产生的特殊的脑电波。科学认为人的大脑产生一种轻微的电波,这些电波就是人思考时的物理方面的体现。而有一种电波非常奇怪,它不是由人主观产生的,而完全是条件反射而出现的。科学家认为这种脑电波就是感情,而这种脑电波中表现最为激烈的就是爱。就算是这种解释是正确的,它也无法说明爱是怎样产生的,谁也无法说出怎么才能让两个人相爱。但不管是有神论者还是无神伦者,他们都主为爱需要一个最为基本的条件,那就是—缘。
我想你会发现前面的那一大段落与四年前的那封情书的开篇之论分毫不差。这当然是我的刻意写作。并不是我黔驴技穷的只能把以前的东西拿来用,而是我想拿出来做一下比较。不妨顺着你刚刚看完的那一段落回忆一下我当年的那封情书。
那封情书中的第一段是个引子,也正是本篇的引子。接着就是我们如何相识,相知,相爱的一系列过程。当时我采用的是一条非常清晰的主线加以叙述的。通过我们不同时期的不同接触,表现出了我对你的感情的升华过程。动作描述和心理描述非常之多。而情书的最后一段紧扣主题,完整的表达了我对你的爱恋之情。很显然,从文体上来讲,这封情书是一篇记叙文,人物是我和你,事件是相爱的过程,而中心思想显然只有三个字--------我爱你。
可是如果你仔细去想,就会提出这样一个问题。那一大段的引子的作用是什么?很显然,它与中心思想的干系不大。要想解释这个问题,必须从我的设计思路和情形说起。当年我在写这封情书的时候思路是很清晰的,首先我要表达爱恋之情,这当然是最重要的了。为了表达爱恋之情并非我突然的心血来潮,我又用了大部分篇幅说明了我是如何爱上你的。可是我却没有写出我将如何去爱你。并不是我当然不想写,而是我根本就写不出来。你我都是初恋的人,没有过经历,就无法写得准确。
但如何去爱才是爱情的最重要的环节。爱情的长久性和幸福性完全取决我们是如何做的。而当时的我只能通过书中的内容及电视电影中的情节来感受爱情的,从未真正深深的体会过,于是我只能把我所见到而不是体会到的爱情以理论的方式抽象的表达出来。那么第一段引子的作用就显而易见,那段引子就是我当时对爱情的理解。通过这段引子我要讲述的有两点,一,什么是爱情。二,相爱后的主要表现是哪些。